安全,是煤礦永恒的主題;安全生產,離不開科技的強大支撐。4月9日,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主辦的礦山安全科技進山西活動在呂梁市啟動。
科技對安全生產至關重要。安全生產水平的每一步提高,實際上都伴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在安全生產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危險化學品、礦山、建筑交通等領域的高危作業環境中,是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的重要發力點。
礦山安全一直是安全生產的重點領域,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是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重大事故隱患是造成礦山重特大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礦山安全風險管控的重中之重。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既是理念也是方法。當前,我省正處于全面增強礦山安全保障能力的關鍵時期,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在制度建設、科技賦能和事前預防上下功夫,推動礦山安全關口前移,積極搭建平臺,切實幫助礦山企業解決一批關鍵難題,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為全省礦山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當下,我國礦山智能化建設總體水平還不夠高,還存在部分地區和部分企業認識不夠到位、建設進展不夠平衡、相關標準規范不夠健全、部分技術裝備適應性還不夠強等問題。一方面,要牢固樹立“防范勝于救災、治災重于生產、超前治災、源頭預防”的理念,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將事故隱患消滅于萌芽狀態,實現預防為主。另一方面,要堅持“一礦一策、一面一策”,優化源頭設計、創新治理方式、做足治理工程,不斷引進和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比如,萬兆數據傳輸打通礦山信息化“高速公路”;智能化采掘“一鍵啟動”、遠程操控,實現安全高效綠色開采……
提升科技興安、科技賦能、科技管理、科技監管能力和水平,逐步建成礦山安全風險監測“一張網”,加強礦山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警預報能力建設,推廣井下所有作業地點“無監控不作業”,實現從“人防”到與“技防”并重轉變。智能化礦山建設是大勢所趨,“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能夠切實增強對安全風險的感知、監測、預警、處置和評估能力,加速安全生產從靜態分析向動態感知、事后應急向事前預防、單點防控向全局聯防的轉變,提升工業生產本質安全水平。比如,在生產區域布置圖像識別功能的智能違章識別系統,能夠智能識別未戴安全帽、抽煙、電子間撥打手機等違章或不安全行為。
天地之間,生命為貴;百業興廢,安全為重。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強化了科技支撐,同時,還要持續優化安全管理隊伍結構,加大人才培養和技能培訓,培育科技人才,厚積安全發展后勁。
王早霞
(責任編輯:梁艷)